• <input id="kiiqm"></input>
  • 瓊中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樹根蜿蜒、綠樹成蔭,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密林中,潺潺流水匯入溪流,清澈的水面倒映著碧海藍天。這座美麗的城市,近日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這是瓊中不斷推動縣域生態環境向更優發展的成果。近年來,瓊中堅持高位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打響藍天、碧水、凈土、農村人居環境保衛戰,并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生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高位推動

      打出優化生態“組合拳”

      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上,瓊中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首先是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促進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創建機制。

      另外,瓊中不斷完善監督體系,印發落實《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2—2030年)》等32個規章制度,全面實施“河長制”,創新建立“河湖長+區域行政綜合執法長”“河湖長+檢察長”等機制。深入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實施環境污染“黑名單”、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披露等制度。

      該縣還層層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全面實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將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落實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責任的情況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建立瓊中縣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工作臺賬。

      一系列舉措下,全縣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穩定在90以上,連續六年位居全省前列。

      堅持從嚴治污

      打好四大攻堅戰

      在提升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的過程中,瓊中統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農村人居環境”四大攻堅戰役。

      針對大氣污染,開展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建立重點排放監管企業名單;開展秸稈禁燒專項整治。推進“六水共治”,對標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5項指標中的薄弱指標,走訪排查什侯河、南渡江、萬泉河等重點河流沿岸入河排污口100多處,做到精準治理各支流污染,助推斷面水質持續改善;印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實施方案 (2019—2021年)》,縣城污水處理廠每年約處理污水340萬噸,污水處理水平不斷提升。

      此外,瓊中還與縣域重點監管單位、企業簽訂《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全面整治固體廢物的堆存場所,督促完善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設施;加大力度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率先在全省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實現全縣衛生清掃保潔收運體系全覆蓋,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一串數據顯示行動成效:2022年,瓊中縣生態環境狀況等級為優,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連續五年保持在99.5%以上,PM2.5年均濃度從2016年1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11微克/立方米,遠優于國家一級標準。全縣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國控、省控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4.4%以上。

      堅持綠色發展

      探索“兩山”轉化路徑

      瓊中將建設“一縣三城五地”作為總抓手,其中“一縣”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這意味著瓊中從發展規劃上將生態文明建設居于重要位置,嚴守生態紅線,堅持綠色發展。

      在產業發展上,瓊中堅持“林+游”“林+農”,大力發展森林康養和生態農業。打造百花嶺? ??帶雨林文化旅游區等生態游景區;利用新偉農墾原有的辦公場所、招待所、茶廠、電影院等老舊建筑改造,爭取自然資源部幫扶資金200萬元建設共享農莊示范基地和生態茶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推動發展生態化的鄉村旅游。

      與此同時,瓊中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雨林綠橙”“雨林大葉茶”等特色生態農產品,百香果、斑斕、牛油果等特色產業遍布各行政村。瓊中還依托海南灣嶺農產品加工物流園,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助推生態價值“留得住”,生態產品“走出去”。

      接下來,瓊中將進一步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確保生態環境保持優良,推動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并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總結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努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本文Hash:b1030a726f8b746453810f06c387609edf49d0ab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