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關注】那些走過海南的古代旅人

    導讀: 海南第一旅行家蘇軾 丘濬白玉蟾詩詠家鄉風物 專程渡海而來的島外奇人
    如今,“生活在別處”變得越來越容易,交通的便捷使“坐地日行八百里”成為現實,旅游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須。   實際上,不僅現代人喜歡旅游,古代人也喜歡旅游,早在先秦時期,莊子就曾經想把惠子的“五石之瓠”作成“大樽”來“浮乎江湖”,荀子也曾經在《勸學篇》中提到“登高之博見”。而到了漢唐,國運強盛,氣象振作,旅游也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日常。無論是“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還是“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都證明著旅游在人們生活中的普遍性。   瓊崖二州地處海外,風土人情自然與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在古代,雖然常為文人流放傷心之地,但在傷心之外,一番游歷自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甚至冒著疾風巨浪的危險,專程來到海南,一探寶島究竟。于是,古往今來,瓊州大地產生了許多旅游大咖,他們的行跡為海南增添了許多文化底蘊。

    海南第一旅行家蘇軾

    ↑儋州東坡書院。

    要說海南旅游,蘇軾如果稱第二,則無人敢稱第一,在離開海南的時刻,蘇東坡百感交集,寫下了《別海南黎民表》,詩中自稱“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在海南幾年,返鄉倒像是遠游了,如此心態,除蘇軾之外,試問千古還有幾人?   蘇東坡謫居海南的日子,其實就是一場歷經三年的深度游,他也曾在夜深人靜時,趁著家人安眠之際,悄悄地溜出家門來到北門江畔,獨取江水烹茶,江濤風聲中“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更聲響,聲聲入耳,每一下敲得都是羈旅人的心。但很快,海南的一切都令他覺得新奇,他看到“無限春風來海上”“卷起楊花似雪花”,海峽兩岸,風景倒有同樣的神韻。于是,蘇東坡打起渡海而來不甚振作的精神,竹杖芒鞋,開始游歷起海南的山山水水。   作家余秋雨對蘇東坡的《儋耳山》一詩評價甚高,這首詩其實就是蘇東坡在儋州登山游歷時所作,詩云:“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君看道傍石,盡是補天馀。”其實,儋耳山就是今天儋州木棠鎮的松林嶺,去過的人就會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座百十米高的小山,而蘇東坡卻認為這座小山“他山總不如”,自有一番補天余石的神韻。這自然與其當時心境不無關系,蘇東坡覺得這座小山和自己有頗多相似之處,雖地處海外,但仍堪為補天之材。   蘇東坡在海南的出游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自己的好旅伴陶淵明,無論走到哪里,總是陶不離蘇、蘇不離陶,雖然蘇陶二人相隔幾百年歲月,但面對名山大川,心境倒是一般相同,隔空唱和,別有一番滋味。蘇軾在海南寫了許多“和陶詩”,也就是與陶淵明互相唱和的詩,這些詩許多都作于旅行途中。蘇東坡泛舟北門江,看到“春江淥未波,人臥船自流”,不由得要問一問陶淵明“未知陶彭澤,頗有此樂不”,問完此句,蘇陶相視,會心而不語。   蘇東坡在海南看似游山游水,其實是在“游心”,一些平凡的山水與詩人心中的大溝壑碰撞,其所反芻而出的則是源源不斷的詩意。現如今,來海南旅游的人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與蘇東坡相關的景點和掌故,這也正是為什么要稱他為海南第一旅行家的原因,蘇東坡不僅僅是游山玩水,更是在為這些山山水水命名。

    丘濬白玉蟾詩詠家鄉風物

    ↑白玉蟾畫像。

    很多人都認為海南只不過是藍天、白云、海灘、椰子樹,其實,海南一地風景千差萬別,即使是那些自幼生于斯長于斯的人也未必能在有生之年飽覽瓊島風光。

    ↑丘濬畫像。

    在古代,由于海南中部交通不便,很多海南本土詩人都喜歡在閑暇之時游歷海南中部的群山,很多人都以能為大山寫一首詩為榮。明代的文淵閣大學士、被稱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丘濬就曾經為五指山提過一首著名的詩:“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銀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煙。雨馀玉筍空中現,月出明珠掌上懸。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中原?”丘濬的故鄉??诃偵诫m然有“山”之名,而無“山”之實,境內抱珥、珠崖、蒼嶧諸嶺皆不甚高,當丘濬第一次見到五指山,竟無限驚嘆于故鄉風物之雄奇,林木的遮天蔽日、山岳的挺拔俊秀,都與瓊山風物大相徑庭。而那種指點中原的氣勢也深深影響了丘濬,也成為其燦爛人生的佐證。   與丘濬同為瓊山鄉黨的白玉蟾則選擇了出世,作為道家的重要人物,白玉蟾在游歷群山時顯得波瀾不驚,而且頗有幾分超脫。白玉蟾曾經游歷儋州數載,在山中隱居修煉,面對群山,他曾經作詩曰:“松竹成林云氣深,洞門風冷綠苔陰。落花飛盡春山在,幽鳥聲中動客心”,道家的通脫與未盡的塵心交織在一起,于清冷中多了一絲人情味。若不是這番游歷,恐怕白玉蟾也難以成為后世敬仰的大宗師。

    專程渡海而來的島外奇人

    古往今來,不僅僅是瓊崖鄉黨和謫臣貶官有幸欣賞海南山水,還有不少人被海南吸引,專程前往海南,為著不同的目的,在山海之間行走。

    ↑屈大均畫像。

      明末清初的廣東士人屈大均曾經游遍了海南的山山水水,他甚至曾經親自在萬寧乘舟入海,并記錄下了鮮為人知的壯麗景象:“萬州城東外洋,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蓋天地所設,以堤防炎海之溢者,炎海善溢,故曰漲海。”“萬州一港,四圍有天然石堤,常伏水中不見。港頗寬廣,海艟爭避風其中,稍不虔,則港口忽生一沙橫塞之,須祭禳乃滅。神于其間?!弊鳛楹Q蟠笫?,海南近年來大力發展海洋旅游,而屈大均的這些記載則可以看作是海南海洋旅游的早期記錄,其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都極為重要。  

    ↑湯顯祖畫像。

    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湯顯祖對海南向往已久,并曾經親自乘船過海,游歷海南。早在湯顯祖在南京禮部任職時,就曾經聽人講述過海南風景,并憑著印象寫下了《定安五勝詩》,稱其山水“奧麗鴻清”。在被貶謫徐聞期間,湯顯祖得知海南就在對面,欣然規往,一路沿著西線,從澄邁游到了三亞,并在天涯海角找到了一處和自己故鄉臨川同名的漁港,有詩為證:“見說臨川港,江珧海月佳。故鄉無此物,名縣古珠崖?!焙髞恚瑴@祖在寫作《邯鄲記》時,還在其中專門設置了在海南的情境,看來,湯顯祖對海南之旅仍是意猶未盡。

    聲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