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儋州熱門景點之一千年古鹽田

    “有女嫁給鹽水工,不嫁是你父母笨,一百多元一籮鹽,要你做活做輕活,替哥點火拎煙筒,拎煙筒?!币磺Ф嗄甑恼{聲還在洋浦鹽田村傳唱……

    細雨飄飄灑灑,走在古鹽田中,首先看到的是令人驚嘆不已的數千個形態各異的鹽槽。此外,還看到傳承千年曬鹽技藝的鹽田人。這里就是中國目前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鹽場——千年古鹽田,當地人叫“洋浦鹽田”,這里有人類最早發明的海水曬鹽法,其所沿用至今的古老傳統曬鹽技藝更是中國制鹽的歷史見證。

    當風從身邊吹過,站在古鹽田里,你會被這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鹽田給震撼到,750余畝的古鹽田里,有著7300多個曬鹽的石槽,還有零零碎碎的鹽泥池、蓄海水池、鹽鹵水池與之形成一幅絕美的歷史畫卷。能看到這片保存完好的古鹽田,心里不禁涌出了一絲喜悅。

    走在蜿蜒的鹽道上,呼吸著鹽田里潔凈的空氣,看著鹽田里灰黑色的鹽槽、翠綠的仙人掌和野菠蘿、褐色的沙泥地,以及不遠處蔚藍的大海,讓人久久沉浸在一幅怡人的美景中。

    不一會兒,雨越來越小了,被雨水打濕過的鹽田卻顯得異常美麗。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依稀可見一塊石槽上寫著:“千年龜石”四個大字,據說這是一塊由海龜化成的石槽,看來此行收獲還是頗大的。

    02

    ?

    再仔細搜尋,你會看到一些破舊廢棄的石槽,想必這些石槽和這里的鹽工一樣,走過了風風雨雨,它們見證了千年前鹽田村的一花一木、一磚一瓦,歷經了滄桑,在歲月中變成了歷史的陳跡,在無人的夜晚,它們是否也會暗自抽泣?暗自訴語?頓時覺得,這些廢棄的石槽真得好可伶!愿他們有一天再被發現,再一次發揮自己的價值吧!

    穿行在這古老的石鹽槽之間,我確信自己嗅到了千年歷史咸咸的味道,在咸咸的海風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渡海而來的福建莆田人。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制鹽業源遠流長,它起源于4000多年前夏朝的“煮海為鹽”,經過歷代制鹽人的努力,制鹽技藝不斷推陳出新。唐朝末年,一群福建莆田的鹽工舉家來到海南,在那個戰火風飛的年代,鹽工為了躲避戰亂,來到蠻荒之地的海南,在島上南行數月后,他們在洋浦半島停船靠岸,在這里開始了新生活。他們鑿石為槽,盛放海水,在陽光下暴曬成鹽,開創“日曬制鹽”的先河。

    從福建莆田過來的鹽工,本就是制鹽工人,他們重操舊業,在一片荒無人跡的海灘上起灶煮鹽,鹽工們非常細心,發現不遠處的一片海灘的石頭上有著白花花的鹽,他們非常高興,料定這是太陽將海水曬后留下的鹽。以前是煮海為鹽,從今天開始,他們再也不用自己煮鹽了。他們感謝上天讓他們發現了這片大海,鹽工憑借勤勞的雙手和過人的智慧,在海邊搭建起了自己的家園——茅草屋,開墾土地種植瓜果蔬菜。在海灘附近,鹽工們又看到了各種形狀不一的石頭,他們開始劈石鑿槽,也不知他們采用什么工具,才將這些大塊巖石鑿成深深淺淺的平坦石槽,鹽工在石槽上澆上海水,在蹉跎的歲月中收起了一筐一筐潔白、味道純正的石鹽。對此,清朝乾隆皇帝曾賜書“正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鹽田村一直叫“正德村”。

    03

    千百年來,洋浦古鹽田數以千計堅實的曬鹽石硯,像閨閣中的佳麗,靜靜地沉睡在洋浦新英灣的半島上,在這一片天地里,她吸收日月精華,隨著潮起潮落,在時光的長廊中鐫刻出一幅巧奪天工、無以倫比的畫卷,永遠地鑲嵌在如詩如畫的新英灣海灘上,一座座千姿百態的硯臺承載了一段段樸實而厚重的記憶,沉淀了流傳千年的文明。

    歲月變遷,物轉星移,唯一不變的是一直扎根在海灘上的古鹽田和守護這一片鹽田的鹽田村人。聽賣鹽的譚阿姨介紹,鹽田村“鹽田不傳外姓人”、“傳男不傳女,只租不賣”、“女種田,男曬鹽”的古訓,鹽田人秉承著“曬鹽為生”的傳統技藝,守望著鹽田,過著“朝水夕錢”的日子……

    鹽工的生活很艱苦,每到夏季,凌晨三四點鐘,總能在鹽田上看到鹽工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耙泥翻曬,過濾鹵水,再將鹵水放入石槽中暴曬,就可以得到亮晶晶的石鹽。

    傳承著古老的制鹽技藝,在這片蠻荒之地完美地保留了原始日曬制鹽的方法,產出了獨特、鮮味適中,純正,沒有苦味的石鹽。曾有文人作辭賦稱贊:“(鹽)其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團絮,觸之欲起;皎若白雪,細若絲綿”,而這里的鹽田人則稱之為“老鹽巴”,它不僅可直接作為烹飪調料,還能治“百病”,延年益壽?!侗静菥V目?石部第十一卷食鹽》里有這樣的記載:“氣味:甘、咸,寒,無毒。主治: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吐一切時氣風熱、痰飲關格諸病?!焙唵握f石鹽具有解毒、咳嗽、涼血、潤燥、止癢、涌吐等多種功效。

    04

    宋代,被貶到海南儋州的蘇東坡也曾到過千年古鹽田,在這片鹽田上還流傳著讓鹽田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鹽工從鹽田里回來看到蘇東坡在海邊飲酒作詩,細心的鹽工發現蘇東坡木屐里那潰爛的雙腳,鹽工立馬放下鹽筐,回家找到了狗仔花,再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老鹽,給蘇東坡捧來一盆鹽水泡腳,這偏方立即見效。后來,蘇東坡將此法交給黎人,讓更多的人種狗仔花,治愈腳疾。再后來蘇東坡離開海南后,留下了讓人傳唱的佳句——“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焙D?,早已成為蘇東坡的另一個家,蘇東坡在海南致學傳播文化,還留下了“東坡肉”、“椰子冠”,也叫“子瞻帽”。

    近年來,隨著洋浦經濟開發區的迅速發展,附近的洋浦港等碼頭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吭诟劭诘母鲊耙苍隈雎犞旯披}田發出的絕唱,許多以“曬鹽”為生的鹽工后代放下了手中制鹽的工具,進廠務工。而只有少數的老鹽工不肯放棄祖傳的“金飯碗”,還執著的在這片鹽田地上勞作著,他們的背影是那樣的孤獨。

    ?

    時光飛逝,一代又一代的洋浦古鹽田鹽工,依舊守著那風吹雨打屹立千年不倒的“硯臺”,日復一日地在鹽田上勞作,這片鹽田養育了一代代鹽田人……

    千年的時光從這些鹽槽上流淌過去了,千年古鹽田依舊美麗。

    以鄭邦利的一首詩——《洋浦千年古鹽田》結束本次的旅行:

    鑿平巖石伴泥田,

    棋布星羅疊玉盤。

    粒粒晶瑩猶如雪,

    幾多血漢化成鹽。

    愿這一片千年古鹽田,在歷史的長河中,依舊能像那取之不盡海水一樣,永不枯竭,在這新時代里,依舊唱出最動人的歌曲。

    聲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