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kiiqm"></input>
  • 中國西海岸 · 研學之旅 海南昌江棋子灣介紹

    綠樹成林、海水碧藍、沙灘細軟……這是您對海南的第一印象?但若提及海南竟還隱藏著一片沙漠,您是否會感到意外?所謂“萬畝沙漠落海南”,落的便是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棋子灣。這是大自然賦予棋子灣的自然奇觀——我國境內唯一的熱帶濱海沙漠景觀。如今,荒漠已成綠洲,但仍然隱約可循其曾經的“蹤跡”。加入我們的研學之旅,一起尋覓棋子灣“逐漸消逝的荒漠”、探尋荒漠變綠洲的奇跡奧秘……


    海島沙漠研學之旅自然奇觀踏入棋子灣,撲面而來的是干爽的空氣,你會驚覺這里與海南島普遍濕潤多雨的氣候大相徑庭。這干爽和荒漠的成因息息相關。30多年前,棋子灣地區年降雨量僅約7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月至9月,但蒸發量是降雨量的兩倍,這為熱帶海濱沙漠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氣候條件。加上長年累月的風沙侵蝕與沉積,最終,棋子灣演化形成了熱帶濱海沙漠風貌。關于棋子灣的名稱來源,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兩位仙人于棋子灣畔對弈時忘卻時間,突然感受到凡人才有的饑餓,周邊善良的漁民見狀,便慷慨的拿來自家食物相助,仙人銘記于心。為報恩情,仙人將手中棋子撒入海中,化為守護屏障,自此棋子灣風平浪靜,魚蝦豐饒,地名亦由此而來。
    沙漠的形成與演變言歸正傳,形成棋子灣荒漠的沙又從何而來呢?可歸結為三大方面:一是通過昌化江等河流輸入的陸源沙粒;二是由海岸線附近花崗巖自然風化產生;三是海水循環作用下從海底攜帶而來的海沙。


    島上第二大河流昌化江,自熱帶雨林深處發源,最終在棋子灣小角匯入浩瀚大海。入海口沿岸散布著醒目的暗黃色沙堤,均是昌化江高含沙量的水流長期輸送的結果。漫步棋子灣海灘,可見一處標記為“棋盤”的礁石群,它們形態各異,表面布滿裂隙,紅色凸起物沿裂隙分布,宛如棋盤的經緯,這是硅質與鐵質結合的風化產物。


    海岸礁石在海水侵蝕與堆積的雙重作用下,不僅塑造了棋盤石的奇觀,還將剝落的巖石碎片沖刷成圍棋子般大小的石子,圓潤光滑,鋪滿了棋子灣的海灘,賦予了這片海岸“棋子灣”的美譽。

    棋子灣的礁石材質是花崗巖,而這些花崗巖中富含硅質,其轉化為細膩沙粒的過程異常漫長,需歷經海水長年累月的侵蝕與風化。
    棋子灣3個海角海灣處的海水流速平緩,使得海水中攜帶的沉積物得以在此沉積,日積月累,便形成了沙灘。
    荒漠形成不僅受地質構造與氣候條件影響,人類的過度活動往往能影響到生態系統的平衡。歷史上,大量遷居海南的移民大肆開墾,致使這片土地的穩定性遭到破壞,也因此加劇了土地荒漠化。可以說,這片荒漠也留下了人與自然深刻互動過的痕跡。
    研學者到棋子灣來,不僅可以欣賞到這一自然奇觀,還能實地考察研究荒漠的成因、以及人類活動對沙漠環境產生的深遠影響,從而增強生態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沙漠中的生命
    盡管自然條件嚴酷,但這里并非生命的荒漠。深入探索棋子灣,你會發現,仙人掌、野菠蘿等典型的荒漠植被在? ??里廣泛生長,它們以驚人的生命力,在干旱的環境中展現出非凡的適應能力和生存智慧,成為綠色奇跡。這些耐旱植物不僅為沙漠披上了綠裝,也為眾多野生動物構筑了家園,提供了食物與庇護。

    近年來,棋子灣的荒漠化顯著改善,這一變化得益于陶鳳交帶領的“植樹娘子軍”在荒漠上植樹造林。她們成功打破了德國專家對于棋子灣流動沙丘不能種樹的論斷,種植了3.38萬畝、588萬株木麻黃,筑起堅不可摧的“綠色長城”。

    2020年,為表彰這一非凡成就,當地政府在棋子灣特別設立了“植樹娘子軍紀念館”,聘請陶鳳交擔任紀念館的管理員,并兼職義務講解員,由她向棋子灣的游客講述這段綠色傳奇。

    對于研學者來說,這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寶地。通過近距離觀察這些植物的生存狀態,可以深刻了解它們如何在極端環境中生存,感受生命的頑強與不屈。
    結語棋子灣處處可見奇跡,無不彰顯著魅力,這里奇峰林立、怪石磷峋,這里林木蒼翠、沙白浪靜……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悟生命的頑強與堅韌。到棋子灣來吧,你會收獲屬于你的獨特感受。

    本文Hash:759d6b5d0c9117fadf3f2e8f6456d25e2f7f3a71

    聲明:此文由 如意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中文字幕国产欧美